1、秸稈焚燒每日監測
基于多源衛星觀測,實現區域每天晝夜多次的秸稈焚燒分布監測,具體能力指標如下:
監測內容:包含秸稈焚燒衛星像元的數量和分布,結合衛星觀測到的輻射能量與實時氣象條件評估秸稈焚燒的空氣質量影響。
監測精度:定位偏差不超過150m;對于秸稈集中焚燒情況,可探測到最小14m2面積的過火區域。
服務方式:(1)監測專題圖(jpg);
(2)結果數據文件(txt)每日FTP推送;
(3)每月提供監測分析報告(word)。
圖1 基于衛星觀測的2013-2017某省秸稈焚燒時空分布及統計分析
2、沙塵傳輸監測
基于靜止衛星與極軌衛星的主被動觀測數據結合,實現區域每天24小時連續的沙塵分布監測與傳輸路徑評估。具體能力指標如下:
監測內容:大型區域沙塵傳輸(沙塵暴)的分布范圍及強度分級,空間分辨率不低于1km,匹配地面空氣質量信息同步表達,支持沙塵傳輸全過程回溯;
監測頻次:實現24小時不間斷觀測,每半小時更新一次信息;特殊應急條件下可實現10分鐘一次的加密觀測;
服務方式:準實時數據推送。
圖2 基于靜止衛星的區域沙塵傳輸實時動態監測
3、典型排放源動態監測
基于紅外高分變率衛星數據,對人為固定熱源進行提取和排查,精準識別大型廠礦等污染風險點源,并結合定量信息對目標企業生產活動或排放水平進行動態監測。
監測內容:轄區內大型廠礦等典型排放點源的識別與動態監測;
服務方式:(1)監測專題圖(jpg);
(2)結果數據文件(txt)每日FTP推送;
(3)每月提供監測分析報告(word)。
圖3 典型人為排放源識別與生產排放水平動態監測
4、揚塵源識別與動態監測
基于高分變率衛星數據相結合,對重點城市建成區的施工工地、土堆、裸露地表等進行精準提取和分類,支撐監管部門指定揚塵源分布清單,并實現遙感高頻次變化更新,及時、全面的掌握區域揚塵源的分布與影響。
監測內容:重點城市建成區內揚塵源的識別與動態監測;
監測頻次:每一至兩月更新一次全市揚塵源變化信息;
服務方式:(1)揚塵源位置(txt);
(2)每兩月提供變化信息報告(word)。
圖4 基于高分衛星實現揚塵源的精準識別與動態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