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稈焚燒釋放出來的煙塵攜帶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是空氣污染的重要來源之一。秸稈禁燒是生態和農村環境監察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是確保環境空氣質量的重要手段。
燒秸稈,造成環境污染,不燒秸稈,又沒有辦法種地,這一矛盾每年都在農戶與政府的“無間道”中循環上映,成為一道待解難題。
近期,由中科銳景自主研發的“大氣污染遙感監測-廣西秸稈禁燒監管平臺”順利通過了由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組織的專家驗收。
圖1 驗收會現場
該項目以大氣污染遙感監測為基礎,綜合利用秸稈焚燒衛星監測技術和大氣數值模擬技術,實現對廣西及周邊地區秸稈火焚燒的遙感監測、評估各區域的秸稈焚燒指數,科學指導各網格是否適宜燒、燒多少、燒多久,為當地大氣環境監測提供了客觀數據支撐和高效監管手段,從而為各市(州)、縣(市、區)進行計劃性秸稈焚燒工作提供科學合理指導。
圖2 廣西秸稈禁燒監測管理平臺
公司為生態環境部衛星中心、中國環境監測總站以及三十余個省、市級環保單位提供衛星遙感技術服務,打造了大氣、水、生態等領域綜合性環境遙感服務能力。未來將繼續致力于衛星遙感智慧服務體系,進一步提升遙感技術的標準化、智能化水平,為各行業提供精準、智慧、實用的高性價比遙感產品及便捷快速的平臺化應用服務,讓更多的用戶體驗到衛星遙感大數據帶來的高端技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