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cronym id="lfrwr"><strong id="lfrwr"></strong></acronym><track id="lfrwr"><strike id="lfrwr"><tt id="lfrwr"></tt></strike></track>

      1. 都是秸稈惹的禍

        時間:2020-04-13作者:中科銳景瀏覽次數:2555次

        都是秸稈惹的禍

         

        2020年4月13日,據官方數據顯示,東北地區部分城市出現PM2.5爆表。

        1.png

        圖1全國空氣質量指數(AQI)PM2.5實時地圖

        (4月13日 17:00)

        中科銳景衛星監測服務平臺監測到該地區有部分集中熱異常點,初步判斷為秸稈焚燒。

         

        2.png

        圖2東北地區地面熱異常點衛星監測圖

        (4月13日 18:46)

              基于衛星數據與氣象、地表類型等輔助信息估算的近地面PM2.5的濃度,與空氣質量站網的觀察數據量綱相同,可以作為地面監測的有效補充,針對省、市、縣等尺度的區域污染均有良好的表征能力,同時數據服務可達到準實時(白天9:00-16:00每小時更新)。通過圖3、圖4可以看出4月12日、13日兩天東三省當地污染形成及傳輸的過程,污染于12日形成,到13日逐漸加劇,空氣質量達到重度污染。在來自東三省北部的北風以及我國內陸西南風的雙重影響下,污染物先逐漸聚集于東三省中部地區進而向東南部傳輸、擴散。

         


        衛星反演的CO柱濃度與地面站點觀測的CO雖量綱不同但與其具有較高的相關性。大氣中的CO生命周期較長,可用來表征大空間范圍的人為排放,尤其適用于刻畫區域污染傳輸的路徑和影響范圍,在輔助分析重污染過程、評估地區之間相互影響時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通過圖5可以看出4月12日、13日兩天由CO柱濃度遙感分布圖所表征的污染范圍。

        5.png

        圖4東北地區CO柱濃度遙感分布圖

         

        衛星遙感圖像顯示本次集中秸稈焚燒對東北地區部分城市的空氣質量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建議各地緊隨政府政策,保護我們的環境。

        衛星遙感具有大時空范圍、動態連續和定量化的觀測優勢,與地基觀測結合形成多尺度、多維度、多要素的“天地一體”立體監測能力,已成為我國新時期生態環境保護及污染防治工作的必備支撐。

        最后,期待煙霧散去,重現藍天。


        【返回】
        一级a爱99做片观看免费_在线观看免费h片视频网址_亚洲中文无码人av在线_日韩特级一级a片黄片
        1. <acronym id="lfrwr"><strong id="lfrwr"></strong></acronym><track id="lfrwr"><strike id="lfrwr"><tt id="lfrwr"></tt></strike></track>